慈禧太后与道光、咸丰、同治、光绪、溥仪是什么关系?_慈禧和道光的关系

轩辕读史说:

晚清5帝和慈禧太后的关系是:

1.道光帝:慈禧的公公;

2.咸丰帝:慈禧的丈夫;

3.同治帝:慈禧的儿子;

4.光绪帝:从咸丰帝一方论,光绪帝是慈禧的侄子;从慈禧一方论,光绪帝是慈禧的外甥;

5.宣统帝:慈禧的侄孙子;

6.还有个大阿哥溥儁(慈禧想废光绪而将溥儁立为大阿哥,但最后未成)也是慈禧的侄孙子。

一张关系图看起来更为直观:

文史不假说:

感谢邀请!

慈禧(1835年——1908年),原名叫叶赫那拉氏,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女性历史人物之一,也是清朝晚期的实际统治者,长期统治国家长达半个世纪之久。

而问题中提到的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和宣统,是清朝入关后的第六位到第十位皇帝。其中,每一位都与慈禧存在关系,接下来,文史不假与您一同理一理这些关系。

一、与道光皇帝

道光皇帝(1782年——1850年),原名爱新觉罗·旻宁,是清朝唯一一位以嫡长子身份而继承大统的皇帝,其母为孝淑睿皇后喜塔腊氏。

道光皇帝没有太大的作为,最大的特点就是抠门,抠到什么程度呢,简直到了一分钱掰成两半花的境地。

道光在位期间,清朝的国力已经日渐衰弱,完全落后于世界发展的趋势。尽管,他在前期进行了积极的尝试,比如整顿吏治、清理漕运、改良盐政,起到了一些积极的作用。

但是,作为一个帝王而言,道光显得资质不足,魄力有限。在禁烟运动中,前后政策不一,事前太过激进,事后又太过退让,最终在1840年爆发了鸦片战争,中国开始了被动挨打的近代史。

事实上,道光只是慈禧的公爹而已,而且是名义上的公爹。因为慈禧是在1852年时才通过选秀入宫的,而道光皇帝早在1850年时就驾崩了,所以两人之间并不认识。

二、与咸丰皇帝

咸丰皇帝(1831年——1861年),原名爱新觉罗·奕詝,其生母是孝全成皇后钮祜禄氏。他是清朝历史上,乃至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有实际统治权的皇帝。不过,咸丰却是笔者本人最看不起的清朝皇帝,没有之一。

在文史不假之前发表的文章《咸丰皇帝,不爱江山爱女人》中,已经详细罗列了他的"丰功伟绩"。可以确切的说,他是一位无才能、无远见、无胆识、无作为的"四无"皇帝。

1852年,出生于满洲大族叶赫那拉氏的慈禧,被咸丰皇帝通过"选秀"而得以入宫,成为了他琳琅满目后宫中的一位普通嫔妃。

咸丰皇帝一生好色,他的后宫中早已经人满为患,即便如此,他还是继续在外面到处撩骚。最终,因为纵欲过度,以三十岁的高龄就把自己给玩儿死了。

这样,年仅二十六岁的懿贵妃慈禧,就成为了一个寡妇。唯一庆幸之处,就是慈禧成功诞下了咸丰帝唯一的皇子爱新觉罗·载淳,这样,她就名正言顺的成为了大清帝国的圣母皇太后。

咸丰临终前,留下两枚私章"御赏""同道堂",分别交由慈安太后和慈禧太后保管,要求朝中重大事务,必须由两宫太后签章同意后方可颁布。同时,又任命肃顺等八位大臣为顾命大臣,在新帝亲政之前进行辅政,制衡慈安和慈禧两宫太后的权力,保证皇权不会旁落。

三、与同治皇帝

同治皇帝(1856年——1875年),原名爱新觉罗·载淳,是咸丰皇帝的唯一子嗣。在他任内,出现了被后世夸上天的"同治中兴",尽管,这份成绩单的取得,与他关系不大。

在咸丰刚过世不久,"两宫太后"和"顾命大臣"之间已经势同水火,坚决不容。而且,八大臣集团的势力明显更胜一筹。

为了扭转局面,慈禧和慈安两人秘定,联合发动政变,从顾命大臣手中夺权。本着增加胜算的目的,慈禧决心引入外援,拉拢恭亲王奕訢加入自己一方。

最终,在奕訢的积极协助下,慈禧取得了辛酉政变的胜利,完全掌握了大清的实际权力。可是,慈禧很快发现这个国家已经被咸丰经营得破败不堪和千疮百孔。

在国内,不仅有洪秀全的太平天国运动,还有回民、苗民等少数民族的作乱。在国外,英国在发动了第一次鸦片战争后,又联合了法国,不远万里继续侵略中国,联合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

慈禧敏锐地认识到,当前最主要的任务就是维持稳定,如果没有稳定的局面,其他的一切都是浮云。

返回紫禁城后,慈禧立即安排儿子载淳登基称帝,而且还将原先选定的年号"祺祥"改为了"同治"。同治,顾名思义,就是一同治理的意思。

1872年时,同治皇帝已经到了亲政的年龄。但是,这位皇帝不太成器,帝师翁同龢的日记中,曾多次提到同治厌恶读书,唯独对于女色比较亲近。

同治亲政后,他的心思果然不在朝政上,这使得慈禧非常担心荒政。因而,虽然已经撤帘了,但慈禧还是经常过问政务。也正因为她的孜孜不倦,才有了"同治中兴"局面。

不过,短短亲政后,不满二十岁的同治帝就驾崩了。

四、与光绪皇帝

光绪皇帝(1871年——1908年),原名爱新觉罗·载湉,其父是醇亲王爱新觉罗·奕譞,其母是叶赫那拉·婉贞。也就是说,光绪皇帝是慈禧的亲外甥。

那么,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之间,为何会结下死结呢。

同治过世后,国不可一日无君。在1875年时,慈禧经过左右权衡,册立爱新觉罗·载湉为新帝,史称为光绪皇帝。

光绪从小就体弱多病,作为姨母和养母,慈禧基本上尽到了自己的职责,将光绪帝视如己出,两人绝对可以谈得上是母慈子孝。所以,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的感情,在早年间是相当不错的。

不过,由于光绪的继位不正,所以他对自己的身份比较敏感,长期的惴惴不安,使之没有展现出太大的政治能力。

光绪皇帝成年后开始亲政,慈禧太后又一次撤帘归政。至此,两人的关系依旧保持良好,光绪帝日日向慈禧请安,而慈禧也基本做好了移居颐和园养老的打算。

甚至于,光绪皇帝吵吵嚷嚷要进行变法维新。慈禧尽管认为光绪太过幼稚,在内心并不完全赞成变法,但却没有太过坚决反对。

在慈禧的默许下,"戊戌变法"终于开始了,长期受康有为等人的鼓动,光绪帝在变法中显得急于求成,有时在一天内会连续颁布十几道旨意。而且,旨意中的改革内容也是包罗万象,基本上涵盖了国家的所有领域。

面对此情此景,慈禧只得出面干涉。面对阻力,光绪皇帝竟贸然接纳了康有为提出的"以现在之权,行可变之事"的主张,决心采取非常手段来进行兵谏,除掉慈禧太后。

这下,两人彻底决裂了,慈禧太后被迫出手镇压了戊戌变法和光绪皇帝。

五、与宣统皇帝

宣统皇帝(1906年——1967年),原名爱新觉罗·溥仪,他是满清历史和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皇帝,被称为末代皇帝。

慈禧太后将光绪帝镇压后,长期囚于赢台之内。期间,虽然册立过大阿哥,希望废除光绪帝取而代之,但在满清宗室和外国势力的干预下最终搁浅。

1908年11月,慈禧和光绪一前一后离世,相隔仅仅二十个小时。对此,历史上长期以来一直存有疑问,认为光绪帝之死或许与慈禧有关系。

经过对清西陵的考古调查,在头发和衣物中,测出了过量的有毒元素。正常情况,人类服用60毫克左右的砒霜就会致命。而在光绪体内,却发现了200多毫克的砒霜残余,而且还是在数十年的分解和流失后。

据此,可以很负责的说,光绪不仅是死于砒霜中毒,而且是重剂量的砒霜。而下毒者,除了慈禧以外,再无其他可能。

光绪过世后,慈禧太后立即颁发懿旨,册立溥仪为嗣帝。

尽管,慈禧太后被后世的褒贬不一,甚至多有丑化。

但是,文史不假认为,慈禧太后作为一个封建社会的政治人物,而且还是女性政治人物,虽然有自身鲜明的局限性,但她却能维持着摇摇欲坠的大清王朝不倒。单凭这点,慈禧就称得上是一个合格的政治人物,从她与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这五位帝王的关系中也能窥得一线。

原创作者:文史不假

澳古说历史说:

他们的关系很好梳理的。

首先慈禧是咸丰的妻子,也就是咸丰是慈禧的丈夫,当然那时慈禧还是以后统治清朝半个世纪的老佛爷,而只是一个贵妃,号"懿贵妃"。而咸丰是道光的第四个儿子,那慈禧自然就是道光的儿媳妇,道光也就是慈禧的公公。同治则是慈禧的长子,也是咸丰唯一的儿子,如此慈禧就是同治的母亲。



再是光绪,他与慈禧的关系就有点复杂了。首先光绪的生母叶赫那拉·婉贞是慈禧的亲妹妹,所以理论上慈禧是光绪的姨妈,但是光绪的生父奕譞又是咸丰同父异母的亲弟弟,也就是说慈禧又是光绪理论上的姑母。

但是在慈禧将光绪扶为皇帝时,为了便于继续掌控大清的江山,她是将光绪过继给咸丰为子的,所以在法统上慈禧是光绪的母亲。

总的说如果是伦理上的关系,慈禧可以是光绪的姨妈,也可以是姑母。如果是法统上的关系,那慈禧就是光绪的母亲。



同样溥仪和慈禧的关系也有点复杂。首先溥仪的生母苏完瓜尔佳·幼兰是慈禧的养女,也就是说溥仪理论上是慈禧的养孙,慈禧是溥仪的干外婆。同时溥仪的生父载沣是咸丰的侄子,也是说溥仪理论上又是慈禧的侄孙,慈禧是溥仪的伯祖母。

但是同光绪一样,溥仪登基时,慈禧为了继续统治大清,她让溥仪继承同治为嗣,同时兼祧光绪为嗣,也就说此时溥仪在法统上即是同治的儿子,也是光绪的儿子。



总的说如果是伦理上的关系,慈禧可以是溥仪的干外婆,也可以是溥仪的伯祖母。如果是法统上的关系,慈禧就是溥仪的奶奶。

可以说慈禧与道光、咸丰、同治的关系是一点不混乱,一个是自己的公公,一个是自己的丈夫,另一个就是自己的儿子。但是自同治以后,光绪、宣统两位皇帝的关系就与慈禧开始复杂了起来。



而造成如此结果的,究其原因在于以下几点:

其一、咸丰之后,清朝两代帝王皆无所出,连一个女儿都没有。曾经康熙子嗣众多,选继承人,最少也能从9个儿子当中选,而到了咸丰时就只有一个儿子幸存,选都不能选了,直到同治时期,同治连儿子都没有了。

而造成这种清皇室绝嗣的结果,主要是因为清朝通行近亲结婚,当时清皇室主要与蒙古博尔济吉特氏、乌粱海氏两大家族通婚,这种窄范围的世代通婚,难免就会产生近亲结婚的情况。如此,到了同治年间,皇帝无子嗣也就随之出现。



那么皇帝无子嗣怎么办?也就只能从其他旁系的皇族去挑选出皇帝了,而选出的皇帝自然就要认清朝几位先帝的其中一位或两位为父。如此自然也就造成了慈禧与光绪、宣统两代帝王相对于复杂的亲戚关系。

其二、慈禧权利欲太重。在选皇帝的过程中,慈禧考虑的不是这个候选者的能力如何,而是能不能让她可以名正言顺的继续掌权,同时她也存在着私心,始终都想让与自己血缘关系相对亲近的后代继承皇位。



如此,光绪、宣统也就相继登基为皇,光绪是慈禧亲妹妹的儿子,宣统是自己养女的儿子。就这样慈禧与他们二人更为复杂的关系也就随即产生。

方里1说:

答,慈禧和道光是儿媳关系,

答,慈禧和咸丰是夫妻关系,

答,慈禧和同治是母子关系,

答,慈禧是光绪姨妈,是外甥关系,

答,慈禧和溥仪是侄外孙关系,叫慈禧姑姥,因为是侄女生的,要是侄儿生的,叫侄孙子,叫慈禧姑奶!

后备好过分说:

首先感谢邀请!

问答最后有图,可以完了再看看图,会更清楚他们之间的关系!

慈禧和道光:慈禧是道光的儿媳妇 (咸丰是道光的儿子)

慈禧和咸丰:慈禧是咸丰的妃子

慈禧和同治:慈禧是同治的亲生母亲!

(慈禧生下了咸丰唯一的儿子--同治,所以母凭子贵,成为太后)

慈禧和光绪:慈禧是光绪的亲姨!

同治和光绪一个辈分,"载"字辈 (慈禧的妹妹嫁给了咸丰的异母弟醇亲王奕譞xuan!,生了光绪)

慈禧和溥仪:溥仪是光绪兄弟的儿子!

(光绪是溥仪的叔伯)

光绪兄弟不是奕譞和慈禧妹妹生的

(所以和慈禧没什么大的关系!)

所以 奕譞 ,是光绪的亲爸,是溥仪的亲爷爷!光绪是溥仪的叔伯!(可怜奕譞的儿子,孙子都是皇帝,而他不是!)

最后看图!


翻开历史书说:

慈禧这个女人估计是大家最熟悉的近代人物之一了,很多人一提到这个名字就会想起四个字——落后挨打。没办法,慈禧是清朝晚期的实际统治者,实际统治了晚清长达半个世纪之久。

很多事情的发生必然与慈禧有关了,不过我想说一句话:是大清朝选择了慈禧;同时慈禧也是我们这片土地上的一个必然产物罢了、慈禧只是时代的化身、思想的化身罢了。

我们今天研究的话题不是慈禧犯了多少错误、也不是慈禧是如何造成近代落后挨打的局面的。我们今天要研究的是:慈禧与道光、咸丰、同治、光绪以及溥仪的人物关系、人物之间的事件。

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和宣统,这几位是清朝入关后的第六位到第十位皇帝。慈禧的朋友圈那是无比强悍的,居然跟这几位皇帝都有着莫大的关系。

第一,慈禧和道光是个啥关系呢?

道光皇帝(1782年——1850年),原名爱新觉罗·旻宁,是清朝唯一一位以嫡长子身份继承大统的皇帝,其母为孝淑睿皇后喜塔腊氏。

道光帝在历史上的存在感不是很强,他是嘉庆皇帝的第二子,也就是乾隆皇帝的孙子。大清朝到了道光帝手中的时候,已经是严重不行了、落后了,最后一层窗户纸也是在道光帝手中捅破的。

道光皇帝总体上还是比较平淡的一个皇帝,他没有太大的作为,最大的特点就是抠门,抠到什么程度呢?简直到了一分钱掰成两半花的境地、衣服都舍不得换新的。

我们之所以比较熟悉这位皇帝那是因为:1840年鸦片战争,大清朝被外国列强第一次砸开大门就发生在道光帝的任期里面。

慈禧是道光帝的儿媳妇,也就是道光帝第四个儿子咸丰帝的妃子。不过慈禧是1852年选秀进宫的,道光帝是1850年去世的,所以慈禧并没有见过道光帝。估计只有在每年的祭祖活动中,慈禧才会看到道光帝的画像而已。

第二,慈禧与咸丰帝是什么关系呢?

咸丰皇帝(1831年——1861年),原名爱新觉罗·奕詝,是道光帝的第四个儿子。他后来还有两个比较出名的弟弟,分别是:六弟,恭亲王奕訢;还有一个七弟,醇亲王奕譞,估计这个七弟很多人不太熟,我们后面重点介绍。

咸丰帝在历史上的评价也不咋地,他是大清朝最后一位具有实权的皇帝。有些人评价咸丰是一位:无才能、无远见、无胆识、无作为的"四无"皇帝。

咸丰帝一生有三大爱好,分别是:爱美女、爱喝酒以及后期比较爱抽鸦片。

1852年,对于年仅十七岁的慈禧以及年仅22岁的咸丰来说都是一个重要的时刻。这一年的选秀活动中,慈禧成为了兰贵人、咸丰帝又多了一个妃子。

此时的咸丰帝除了朝政上比较烦躁以外,还有一个更加烦躁的事情——一直也没有一个儿子。

不过一切的转折点都发生在1856年,这一年对于慈禧来说无疑是:逆天改命的一年。在这一年里,慈禧帮助咸丰帝生下了一个儿子。

这个儿子也就是以后的同治皇帝,慈禧往后所获得的一切都和这个儿子有着莫大的关系。1857年,由于慈禧生儿子用功,咸丰帝一不做二不休直接晋封兰贵人为懿贵妃了。

往后的事情很多人应该知道了: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了,咸丰帝跑到了承德避暑山庄了。仅仅过了一年时间,1861年,毫无作为的咸丰帝就去世了,留下了慈禧和同治这对孤儿寡母。

当时咸丰帝给慈禧和同治留下了八个顾命大臣,这让慈禧很不满意、也感到了莫大的危险。

于是乎,慈禧先后连同慈安以及远在京城的恭亲王奕忻、醇亲王奕譞发动了著名的《辛酉事变》干掉了咸丰帝留下的顾命八大臣 。

这次事件以后,慈禧开始从幕后走向了前台,开启了自己的垂帘听政的生涯,也一步步开始掌握大清朝的最高统治权了。

那么咸丰帝与慈禧的关系就很简单,咸丰帝既是慈禧的丈夫、也是慈禧孩子他爹、另外慈禧也是靠着咸丰帝一步步走上大清朝的领导岗位的。

第三,慈禧与同治帝的关系

同治皇帝(1856年—1875年),原名爱新觉罗·载淳,是咸丰皇帝和慈禧的唯一子嗣。

慈禧当时在取得了辛酉事变胜利以后,基本上掌握了大清的实际权力。可是,慈禧很快发现大清朝已经被咸丰经营得破败不堪和千疮百孔。

此时的大清朝内部有太平天国运动、陕甘回乱、外部有洋人的虎视眈眈——第二次鸦片战争刚刚结束。

慈禧带着同治回到京城以后,同治也就顺理成章的即位了。慈禧还将原来的年号"祺祥"改为了"同治"。所谓的同治应该是大家一起治理的意思,不过这只是慈禧放的个烟雾弹而已。

1872年,同治帝按照大清朝的祖制应该要亲政了。同治亲政后,虽然慈禧表面上已经撤帘了,但慈禧还是经常过问政务。也正因为她的孜孜不倦,才有了所谓的"同治中兴"局面。

不过,短短亲政后,不满二十岁的同治帝就去世了,据传得了天花死的。这个时候晚清第一场变革已经拉开了帷幕——洋务运动正在轰轰烈烈地进行中。

第四,慈禧与光绪是个啥关系呢?

慈禧唯一的儿子同治帝在其19岁就死了,也没有留下个可以继承大位的子嗣。慈禧最终选择了光绪来继承同治帝的皇位。

光绪皇帝(1871年——1908年),原名爱新觉罗·载湉,那么为什么慈禧会选择光绪来继承大位呢?这就跟光绪帝的亲生父母有着莫大的关系了。

光绪帝的父亲就是前面提到的:道光帝的第七个儿子、咸丰帝的七帝醇亲王爱新觉罗·奕譞。光绪帝的母亲更加厉害, 他的母亲叫做叶赫那拉·婉贞,她是慈禧的亲妹妹。

慈禧之所以选择光绪来继位,大概有三个原因:

一是,小光绪的父亲奕譞在慈禧放倒咸丰帝安排的顾命八大臣的事件中,立下了大功。同时慈禧还可以用奕譞来制衡:当时已经日益做大的恭亲王奕訢。

二是,奕譞的嫡福晋、也就是光绪的亲生母亲身份很特别,她是慈禧的亲妹妹——叶赫那拉·婉贞。这样一来,大家都是实在亲戚、肥水不流外人田。

三是,光绪帝在皇室里面的辈分跟慈禧的儿子同治是一辈人,这样慈禧就可以继续当她的皇太后、继续主持大局。

这样一来在1875年时,慈禧经过左右权衡之后就册立年仅4岁、慈禧自己的亲外甥爱新觉罗·载湉为新帝,史称为光绪皇帝。

一开始的时候,慈禧跟小光绪的关系还是不错的,毕竟慈禧久居深宫之中、又没有孩子陪伴。这样一来,小光绪的到来给慈禧增添了很多欢乐和慰藉。

光绪从小就体弱多病,作为姨母和养母,总体上对小光绪也还可以。光绪也称呼慈禧为"亲爸爸"。

可是随着小光绪的慢慢地长大,他和慈禧之间的关系就出现了不可挽回的裂痕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按照清朝祖制:皇子大婚以后就要亲政了,慈禧手中的权力就要交出去了。

在光绪帝大婚之前他们之间就首先爆发了一场矛盾——选后之争。慈禧当时给光绪帝安排的皇后是自己的弟弟桂祥的女儿——隆裕。可是光绪并不喜欢这个慈禧安排的皇后。

往后的岁月里面,光绪帝和隆裕的婚姻属于是名存实亡的存在;光绪帝真正喜欢的是珍妃,可是慈禧并不喜欢这个女人。最终在庚子事件发生的时候,慈禧直接暗害了珍妃——推到了一口枯井中给杀了。

光绪皇帝大婚以后就开始亲政,慈禧又一次假装要撤帘归政、假装要移居颐和园养老。可是实际上朝堂之上的一些大事情还是慈禧说了算的。

1895年,中日甲午海战爆发了,大清朝发挥得比较稳定——又一次的彻底战败了,洋务运送的代表作北洋水师也全军覆没了。

1898年的时候,光绪帝要求进行变法,慈禧为了缓和内外矛盾、为了安抚战败以后的情绪、为了保住大清朝的江山社稷也就同意了——轰轰烈烈的戊戌变法开始了。

可是光绪帝在一帮书生的鼓动下,在变法中显得急于求成,有时在一天内会连续颁布十几道旨意。很多变法措施和要求已经开始触碰到慈禧的底线以及保守派的利益了。

面对此情此景,慈禧开始不断出面干涉。面对慈禧的巨大阻力,光绪帝决定:铤而走险接纳了康有为提出的"以现在之权,行可变之事"的主张,决心采取非常手段来进行兵谏——"围园杀后"。

可惜此事被慈禧提前知晓,采取了先发制人的行动,从而导致:戊戌六君子喋血菜市口,光绪也被慈禧软禁在了瀛台之上。

慈禧原本计划是要废掉光绪帝另外找一个人来接班的,人选已经找好了:端郡王的儿子溥㑺为大阿哥立为皇储。可是后来由于各国公使坚决的反对,慈禧天不怕、地不怕——洋人的面子还是要给的。

可是这件事情之后,慈禧也就开始无比痛恨洋人干涉自己的权力了。往后的义和团运动的发展呢、庚子事件以及对十一国宣战的剧情都与这件事有着密切的关系。

1900年,庚子事件爆发——八国联军打成了紫禁城。此时的慈禧带着光绪帝匆忙的跑路了,一路跑到了西安。慈禧在西安躲避了一年多的时间,一直到1902年1月8日回到京城。这一次也导致大清朝直接赔款算上利息达到了创纪录的9.8亿两白银。

此后光绪帝继续被软禁、被监视居住。

1908年11月,统治晚清长达半个世纪之久、晚清第一猛女——慈禧病逝了。慈禧在自己死以前是这样安排的:光绪帝当然不能留了,所以慈禧先害死了光绪帝。

那么慈禧和光绪是个啥关系,光绪帝是慈禧亲妹妹的儿子、也是咸丰亲弟弟的儿子。可是在晚清的政治舞台上面,光绪帝一直只是慈禧手中的一个木偶而已。

最后我们再来看看:慈禧和溥仪是个啥关系呢?

1908年11月,慈禧和光绪一前一后离世,相隔仅仅二十个小时。慈禧在光绪死后立即颁布懿旨:立当时三岁不到的溥仪为帝,也就是宣统皇帝。

宣统皇帝(1906年——1967年),原名爱新觉罗·溥仪,他是清朝历史上最后一位皇帝,被成为末代皇帝。

现在已经有充分的证据表明:光绪帝就是被慈禧毒害而死的了。经过后来的化验得知:光绪不仅是死于砒霜中毒,而且是重剂量的砒霜。而下毒者,除了慈禧以外,再无其他可能——要不然也不会在光绪帝刚死,慈禧就果断地找到了接班人。

溥仪是谁呢?溥仪是醇亲王奕譞的孙子,也是后来摄政王载沣的儿子。不过载沣不是慈禧亲妹妹的儿子,而是醇亲王奕譞的侧福晋所生。说白了就是:溥仪是光绪弟弟的儿子,也就是光绪帝的侄子。

溥仪的一生充满着坎坷和戏剧性,先后经历了:大清朝、民国、抗战以及新中国。最后溥仪在1967年病逝于北京,享年62岁。

以上慈禧与这几位皇帝的关系也就讲完了,有时候想想慈禧真是强大、真是厉害。

慈禧一个女人从咸丰帝死后开始掌握大权、一直到1908年死为止,晚清都牢牢地掌握在慈禧这个女人的手里。慈禧先后历经了四个皇帝;还历经了第二次鸦片战争、洋务运动、甲午海战、无需变法、庚子事件、清末新政等一系列的大事而屹立不倒。

可以毫不犹豫的说一句,慈禧的权谋手段、驭人之术真的让人叹为观止、不得不服。我还是那句话,这片土地孕育了慈禧、这片土地上的思想产生了慈禧,过于的苛责慈禧本人其实没有多大的意义。

历史百小生说:

慈禧太后可以说是大清朝最著名的人物了,论知名度不在康熙,乾隆之下。慈禧一生经历了五朝皇帝,也就是题主所说的道光,咸丰,同治,光绪,溥仪。慈禧从一个普通的嫔妃,成长为大清朝的皇太后,掌握大清朝的实际柄权近50年之久(从1861年到1908年),不是皇帝,胜似皇帝。甚至将皇帝玩弄于股掌之间,她想让谁当皇帝,谁就是皇帝。

现在我们把历史的时钟拨回去,从慈禧的人生经历中来看看他和大清朝这最后五个皇帝都是什么样的关系。

1835年,慈禧出生在北京大方胡同,此时大清朝的皇帝是道光皇帝,不过此时他们两个还没有交集,他们的交集发生在17年后。

1852年,慈禧17岁,她参加了当年的选秀,可不是唱歌选秀,而是皇家选秀女的选秀,17岁的年纪已经算"高龄"了,按照大清的规矩,过了17岁的姑娘就没有资格参加选秀了。慈禧很幸运,被选中入宫,封为兰贵人。这个级别,可以说是后宫妃嫔里最低的了。

有的人会说,那不是还设有答应和常在吗,没看过书,我还没看过电视剧吗?甄嬛传里都有。其实是这样的,答应和常在后宫里是级别非常低的位置,一般是宫女被皇帝临幸后被封为答应或者常在,参加正规选秀入宫的,最低起步就是贵人。所以说慈禧真的是从基层干起的。

而选中慈禧的,就是他的丈夫,大清国的当朝皇帝,咸丰皇帝,此时,咸丰皇帝刚刚接班2年,就在2年前咸丰的爸爸,慈禧的公公道光皇帝驾崩,传位给了咸丰。所以严格来说,慈禧是没有见过道光的,但是却并不妨碍她成为道光的儿媳妇。

据说慈禧年轻的时候长的很漂亮,咸丰对她也非常倾心。慈禧以前读过几年书,写的一手好字,咸丰在后宫批阅奏折的时候,慈禧就经常在旁边伺候,久而久之,咸丰发现慈禧对朝政很有见地,就逐步让慈禧代替自己批阅奏折。

咸丰皇帝是个风流皇帝,一个慈禧哪能栓得住他的心,很快他就又移情别的后宫佳丽了。不过慈禧也是争气,在仅有的被宠时间内就给皇帝怀上了龙种,并顺利生下一个男孩,取名叫载淳。

1860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咸丰皇帝带着慈禧等后宫妃子仓皇逃到热河,在热河度过了最后一年的逍遥时光,于1861年病逝。留下遗诏,由慈禧的儿子载淳继位,不过注意,此时这个小皇帝不叫同治,叫祺祥。经过他的老妈慈禧联合恭亲王发动辛酉政变,扳倒了八大顾命大臣,垂帘听政后,才给他改为"同治"。这个时候,同治皇帝才6岁,她的老妈慈禧开始掌握大清的大权,开启了她的统治之路。

同治这个同志虽然贵为皇帝,但是过的却非常的悲催,活在他妈妈的巨大阴影下,只能以寻花问柳来寻乐子,所以死的非常早,19岁就驾崩了,没有留下一儿半女。儿子死了,当妈的当然很伤心,不过,慈禧最头疼的就是谁来继承儿子的皇位。

如果从皇室的下一辈中选,那么慈禧就成了太皇太后,再垂帘听政就不太合适了。此时的慈禧刚刚品到权力的滋味,人也正值盛年,才40多岁,不可能就这样丢下权力的。所以,慈禧打破了祖宗家法,决定不从下一辈中选,而是从同治的同一辈人中选。

选谁呢?肥水不流外人田,慈禧的妹妹嫁给了醇亲王奕寰,有一个儿子,叫载恬,这个时候刚刚4岁,正合适,小屁孩好控制,可以名正言顺的继续垂帘听政,又是自己的亲外甥,血缘正统。就他了!慈禧一声令下,这个4岁的小孩被自己的姨妈接入了皇宫,成为了光绪皇帝。

毫无悬念,光绪和他表哥同治的命运是一样的,继续做慈禧的傀儡,不过,光绪显然比他表哥强,在位期间也是励精图治,谋求新政,可惜还是没有斗过慈禧,被慈禧囚禁在瀛台。

1908年,慈禧也走到了生命的尽头,临死前她终于想到给自己的儿子同治找一个继承人了,她寻寻觅觅,目光又落到了醇亲王家里。醇亲王的侧福晋有一个儿子叫载沣,是光绪的同父异母的弟弟,他有个儿子叫溥仪,刚刚2岁,算起来,溥仪应该问慈禧叫一声"老姨"。不过,他俩是没有直接的血缘关系的。

慈禧就把这个溥仪过继给了自己的儿子同治,也就是作为同治的继子身份来继承大清的皇位,从这个角度来说,溥仪得叫慈禧一声奶奶。

大清的楼是被慈禧弄歪的,慈禧临死前才想起来要把它扶正。不过风雨飘摇的大清已经是个千疮百孔的危楼,即便扶正也是大厦将倾。

纪元的尾声说:

一个女人,经历了五代皇帝,自己还是实际意义上的统治者,慈禧漫长的人生,确实有许多值得称道的地方。

如果对于清代历史还不算熟悉的人,对于慈禧的印象肯定是"垂帘听政"或者是"老佛爷",都知道她是晚清的统治者,可如果再代入同时期的同治皇帝、光绪皇帝,很多人就会对他们的关系产生错乱感,甚至谈论道光和慈禧的关系,有的人就会疑惑:这两人能有什么关系?

事实上,慈禧是道光的儿媳妇。

道光皇帝,名为爱新觉罗·绵宁,后来改为旻宁,他是嘉庆皇帝的次子,是乾隆的孙子,不过在道光出生的时候,乾隆的五世孙都有了,道光并不怎么被乾隆宠爱。

乾隆是大清的盛世之主,过渡了大清的前中后期,而大清的康乾盛世总共就三代皇帝,有的人就会疑问,为什么三代人就能过渡盛世,百废俱兴又由盛转衰?

这样说吧,康熙1662年登基,1722年驾崩,在位按六十一年来算,而乾隆在1735年登基,1799年驾崩才彻底卸下权力,执政了六十四年,所以说除去雍正在位的十三年,光是康熙和乾隆这对爷孙就执掌大清一百二十多年,大清最精彩的部分都是被他们创造的,也同样是他们玩废的。

因此嘉庆之后,或者说从道光开始,大清已经不复当初了,慈禧所诞生的,就是这么一个大清走向衰败的时代。

关于康乾盛世都是题外话,继续说说道光皇帝。

糊涂立储道光帝。

道光生于1782年,他的运气很好,嘉庆一生没几个儿子,长子还早夭了,所以道光的"储君"之位牢固至极,压根没有夺嫡的狗血闹剧,1820年,嘉庆驾崩,留下一个更加窘迫的大清给道光。

要说倒霉,道光是真的倒霉,他在位时期算是励精图治,别的不说,推动林则徐禁烟一事,起码让中国人在那个时代免于陷入封建时代的浑浑噩噩中,可禁烟也引来了西方列强的入侵,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

道光的祖上和中原大地的各种敌人斗争过,唯独没有和这些带着坚船利炮的西方人真的撕破脸皮大规模打过战,中英鸦片战争后,道光深知自己国家的落后,伴随着他心中耻辱的,还有《南京条约》,这是不平等条约。

靠自己是没希望了,道光只能把希望寄托给后代,但是他在选择继承人的时候,又犯了唯心主义的问题。

道光有九个儿子,但能立为储君的只有四子奕詝(zhu)、六子奕訢,道光在这两个人之间选谁的问题上犯了难

奕詝是为长,理论要立奕詝,但是非常时期非常方法,盛世立长,乱世立贤,这是古人验证过的,而奕訢要比起奕詝更有能力,这个国难当头的时期,立奕訢更符合客观事实。

在纠结之下,奕詝的老师教会他"打感情牌",奕詝确实没什么才能,靠着孝顺博得了道光的欢心,最终被选为继承人,1850年,道光驾崩,奕詝登基为帝,是为咸丰皇帝,因为他的年号就是"咸丰",这个年号的寓意也很接地气:

"普天之下,丰衣足食"

而在1835年的时候,镶蓝旗的叶赫那拉·惠征生下了一个女儿,他不知道的是,这个女儿在数十年后,将掌控整个天下的命运。

咸丰选妃,慈禧入宫。

慈禧一开始还不叫慈禧,因为她的本名不详,所以在她当太后前,通通以她进宫时的身份代称她:兰贵人。

1852年,咸丰皇帝选妃,选中了慈禧,慈禧得以进入皇宫,不过此时她的公公道光已经去世了,在真实的历史中,他们两人到底有没有交集,不得而知,但确实存在交集的可能性。

其实慈禧并不是咸丰最喜爱的后宫,因为咸丰爱的,乃是他的皇后钮钴禄氏,史称"慈安太后",不过一个后宫难道非要靠皇帝给予的爱情才能活下去吗?

慈禧表示,生孩子一样能行。

咸丰这个人身体孱弱,生育能力不行,苦战多年,唯独在咸丰六年和慈禧生下了一个儿子,名为爱新觉罗·载淳,这是咸丰唯一一个可以立储的儿子,也就是后来的同治皇帝,而慈禧作为载淳的生母,未来必定能成为太后。

前提是她别死得比咸丰早。

咸丰在位时,一部分精力竟然用来"提防"弟弟奕訢了,而奕訢确实是有能力,被朝廷大臣所青睐,每次有事,咸丰不得不靠着奕訢去处理,与此同时,太平天国浩浩荡荡,英法联军来势汹汹,咸丰急得更加焦虑,生育能力直线下降,唯有奕訢去出面处理。

1860年,更戏剧性的一幕发生,强悍的英法联军直接击败了在通州的守军,直接杀向紫禁城,此时把咸丰吓得唐玄宗附身,立即交代奕訢留在北京,负责和入侵者进行谈判事宜,而自己则是带着后宫妃嫔,儿子一同逃向了热河行宫,美其名曰"木兰秋狝"。

如果道光知道自己选了个这么玩意当皇帝,那肯定气得吐血三升,但假设无义,在热河期间,咸丰帝绞尽脑汁"提防"奕訢篡权,不敢轻易回去北京,很多事务他交给了慈禧打理,此时的咸丰帝又是唐高宗附身,让慈禧也顺势变成了"武则天",慈禧得以在热河期间掌控权力。

咸丰的大臣肃顺看慈禧非常不顺眼,秘密建议咸丰杀了慈禧,以防止未来大权落入她的手中,咸丰肯定是不听,不仅不听,他还要搞一出"帝王心术",让慈安和慈禧掌控皇权,让肃顺等八大臣打理朝政,咸丰觉得沾沾自喜,如此一来,谁都夺不了权,奕訢更是被架空。

傀儡同治。

但打脸最痛的时候,就是刚刚做出决定就被推翻的时候。

1861年、咸丰在热河驾崩,载淳在咸丰的遗体前即位,是为同治皇帝,咸丰在驾崩前,给了慈禧和慈安一人一枚印章,印章的作用是给理政的八大臣"盖章审批",这相当于八大臣提出方法,两宫太后审批,同意了才能执行。

说起来很合理,但问题是,慈禧她不按套路出牌。

她暗中联系了恭亲王奕訢,在八大臣回去北京的路上策划了"辛酉政变",八大臣被杀,咸丰的布置形同虚设,或许全世界的人都会畏惧你,但你的枕边人大多数都会把你当傻子,因为太了解了,咸丰就是慈禧眼中这个"傻子"。

辛酉政变是慈禧、慈安和奕訢等大臣瓜分大权的流血政变,目的是踢出顾命的八大臣,但是慈禧的野心不止如此,站稳脚跟后,慈禧并不想真正让奕訢掌控权力,于是让太监安德海屡次"挑错"弹劾奕訢,让奕訢也被踢出局,慈禧以慈安无心干政为契机,大肆掌控朝政。

而同治皇帝虽然是慈禧所生,但是他更亲近慈安太后,所以慈禧对同治心生不满,以生母的绝对身份打压同治,慈安对此也没有什么可以反驳的。

对于母亲的打压,同治敢怒不敢言,恐惧生母,这是同治一生最大的悲哀,也同样是咸丰的悲哀,因为咸丰只有这么一个儿子可以选,而同治按理来说应该早点成亲生子,但在大清有一个惯例,如果皇帝结婚了,那么就意味着有能力亲政了,太后要把权力还给皇帝,慈禧因此将同治的结婚时间压到了同治十一年。

而且十七岁才结婚的同治没得选,要不就选凤秀之女富察氏,要不就选崇绮之女阿鲁特氏,同治选了自己觉得更顺眼的阿鲁特氏,可同治和阿鲁特氏的感情并不好,结婚了两年了都没有子嗣,在同治十三年的时候,同治还因为疾病(记载是天花)驾崩了。

驾崩的同治没有子嗣可以继承皇位,大清第一次出现了皇位断绝继承的窘况,而慈禧作为同治的母亲,没有显露出多少悲伤,反而是迅速找到了同治的"继位者",这个继位者不是外人,正是慈禧的外甥:慈禧妹妹叶赫那拉·婉贞和醇亲王奕譞的儿子爱新觉罗·载湉

载湉,就是光绪皇帝。

傀儡光绪。

选储载湉的时候,醇亲王奕譞得知儿子要被过继给咸丰为嗣,顿时大哭,但大哭也不能阻止载湉沦为傀儡的命运,年仅四岁的载湉从此成为了清宫的"主人",慈禧对这个外甥一开始表现得非常喜爱,可随着光绪长大,他和慈禧的冲突越来越多。

光绪的性格和同治完全不同,光绪好学,对于自己的身份有着很强烈的责任感,而光绪成长的时候,正好遇到了中国人思想崛起的时候,所以很多革新派会倡议光绪反对朝廷的"守旧势力",这个守旧势力,就是以慈禧为首的政治集团。

因为光绪的"叛逆",让慈禧对光绪也开始了"打压",光绪也是到了十六岁才被慈禧安排婚姻,以此来宣告光绪有亲政的能力,但是光绪所能选的后宫也不多,皇后是后来著名的隆裕太后叶赫那拉氏,她是慈禧弟弟桂祥的女儿,血缘关系上,她是光绪的表姐。

除了隆裕太后,光绪还娶了一对姐妹,就是瑾妃和珍妃,而光绪独爱独立思想的珍妃,可惜的是,珍妃因为太过爱自由,屡屡冒犯慈禧太后,导致后来慈禧在逃离北京前,让人将珍妃推下井中杀害。

不过光绪的爱情不谈,他以为当他大婚后,他就可以亲政,这个帝国就能按照他的意志发展,谁知道,事实是残酷的,慈禧的势力根深蒂固,光绪难以撼动,在中日甲午战争中,守旧派的软弱和主战派的极端导致北洋水师在极其恶劣的背景下和日本联合舰队开战,清军因此大败。

光绪虽然主战,但是他的主战思想中,完全是靠着主战派灌输的情绪,并非理性的决策,后来又经历"戊戌变法",可变法屡屡要取代慈禧太后等人,变法便在百日夭折,成为了百日维新,变法的忠实支持者光绪也因此被慈禧镇压,年轻的光绪才知道,慈禧的存在,已经让帝国无法挽回。

1900年,八国联军清华,兵锋直指北京,慈禧吓得慌忙带着光绪逃到了西安,美其名曰"西狩",这是慈禧人生中第二次因为列强的逼迫而逃亡,因为自己的软弱置国家民族的尊严于罔顾,这是慈禧最大的原罪,后来慈禧安排李鸿章和八国联军谈判,在侵华风波平息后,才带着光绪回到北京。

回到北京后的光绪已经失去了珍妃,此时的他内心古井无波,越是位高权重者越能看到帝国的末日,既然无力拯救,那么就留下火种,光绪在幽禁的岁月中,将自己所精通的中西方知识写书成册,阐述中西之法异同,这位"无能"的皇帝,他的人生末端,依然有着一颗不朽的心。

造化弄人,不同的环境也会让光绪成为那困惑的芸芸众生之一,1908年,光绪病重去世,因为他也没有儿子继承大统,在他病重时也同样病重的慈禧太后还做了最后一个大决定,让醇亲王奕譞的孙子、光绪的侄子"爱新觉罗·溥仪"过继到光绪的名下,以此继承大统。

幼帝啼哭,大清末路。

溥仪继承皇位的时候,年仅三岁,从血缘上来说,他是慈禧的"外甥孙"(也可以叫做外孙),但从辈份上来说,溥仪得喊慈禧为奶奶。

以如此小的年龄登临帝国皇位,这是大清的第一例,也是最后一例。

而溥仪无法执政,朝政由亲生父亲载沣和隆裕太后把持,隆裕显然没有慈禧的老练和心狠,大清在末期所产生的大量成果接二连三地丢失,到了1911年,隆裕太后更是被"吓得"承认大清逊国、宣统退位,大清的年号在"宣统三年"便停止了,这是溥仪人生最懵懂的几年。

在糊里糊涂中被人喊皇帝,在不明所以中被人"圈养"在紫禁城,虽然大清退出历史舞台,但在一开始,国民政府仍旧愿意给予皇室优待,这种优待一直到1924年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将溥仪赶出紫禁城才结束。

享受得不多,背负却是百般沉重,这是溥仪人生的写照。

溥仪去世于1967年,他断绝了旧时代,走入了新时代,成为了普通且平等的众生一员,而慈禧当年那个决定,不知是害了他还是让他体验到了并不后悔的巅峰人生,这些大致都在他的心里,难以说出口,正好像溥仪回到故宫门前时,忽然发现自己要买票,想说些威严的话,却愣住在原地。

慈禧,这位经历了五个皇帝的女政治家,掌控了三代皇帝的命运,从她的公公道光皇帝到她的孙儿溥仪皇帝,几代人横跨了近两百年的时间跨度(道光生于1782,宣统死于1967)。

所幸的是,慈禧离世时大清的躯壳还在,在她的最后一眼中,她还是那个高高在上的老佛爷。


本文原创自"纪元的尾声"

历史还有哪些事说:

慈禧太后作为晚清时代的真正掌权者,对于当时的影响是非常大的,甚至可以囚禁帝王,可以说在当时,慈禧太后就是中国的"皇帝",她只差一个登基而已。今天,小编就来梳理一下慈禧太后与晚清这些皇帝们的关系。

咸丰皇帝的宠妃

慈禧是咸丰皇帝的宠妃,为什么呢,就因为慈禧比其他人运气好,生了咸丰皇帝唯一的儿子,也就是后来的同治皇帝。俗话说母凭子贵,作为皇位的唯一继承人,慈禧的身份也水涨船高了,这也为他日后统治晚清朝局打下了基础。

道光皇帝的儿媳

道光皇帝儿子不少,但是最后能传位的只有两个儿子,其中一个就是咸丰,另一个就是奕䜣。其实从能力上来说,奕䜣的能力要强过咸丰,但是最后还是咸丰拔得头筹,成为皇位继承人,而慈禧也因为丈夫的关系,成为高高在上的女人。

同治皇帝的强势母亲

同治皇帝是咸丰唯一的儿子,所以理所应当的继承了皇位,而咸丰皇帝去世的时候,同治还是一个小孩子,无法主政。这时候,咸丰留下的顾命大臣都被慈禧解决了,她成为了掌握清朝命脉的女人,来了一个垂帘听政。

同治皇帝的成长都是在慈禧这个亲妈的强势下长大的,虽然他是皇帝,但是也不得不听慈禧的。后来,统治皇帝也不幸英年早逝了。

光绪皇帝是慈禧亲外甥

很多人在看到这个关系的时候,都会有疑问,其实这层关系主要是根据血缘关系讲的,毕竟光绪的母亲就是慈禧的亲妹妹。

除了这层关系,慈禧其实也是光绪皇帝的伯母。没错,光绪皇帝的父亲是咸丰皇帝的亲弟弟,所以他跟同治皇帝是堂兄弟,跟慈禧的关系也很近了。当年慈禧挑选光绪,可能主要是看在他是自己亲妹妹的孩子。

宣统皇帝是慈禧养女的儿子

宣统皇帝,即溥仪,其实他跟慈禧的关系不大,虽然溥仪是光绪的亲兄弟的儿子,但是他爸跟光绪不是一个母亲,也就是说,溥仪的父亲不是慈禧亲妹妹的孩子,所以溥仪也就跟慈禧没有什么血缘关系,只是溥仪的母亲是慈禧的干女儿。

按照这层关系来说,溥仪就是慈禧的干外孙了,当然,溥仪要想名正言顺做皇帝,必须得过继到皇帝名下,所以他也算是同治皇帝的儿子,也就是说,他也算是慈禧的孙子。

晚清的这最后几个皇帝,其实都在慈禧的掌控之下,他们没什么权力,虽然是至亲,但是在皇权的交易下,血浓于水这个关系已经不适用了,根本没有亲情可言。

任说天下说:

慈禧太后大家都知道,她是清咸丰帝的爱妃,

道光皇帝的儿媳妇,同治皇帝的生母,光绪皇帝的姨妈,宣统帝溥仪的四奶奶。慈禧是晚清时期的最高统治者,统治大清江山长达半个世纪之久,堪称历史上最霸道的女人。

我们从下面这张图片就会看出慈禧与道光、咸丰、同治、光绪、溥仪的微妙关系啦!

同治帝也就是爱新觉罗·载淳,他是慈禧太后和咸丰帝唯一的一个子嗣,所以就在咸丰帝早年驾崩之后,同治就理所应当的继承了皇位。慈禧作为他的生母,也就顺理成章的成了圣母皇太后。母以子贵的慈禧开始了她的执政生涯,竟然搞起了"垂帘听政"。因为当时同治皇帝还小,所以一切事宜都有慈禧太后点头,慈禧在幕后坐镇,掌控着大清的实权。尽管皇帝是自己的亲儿子,慈禧太后也要压他一头,这就是专横霸道的慈禧。

同治皇帝俨然就是一个傀儡皇帝,所以一天到晚只顾着自己吃喝玩乐,没多久,年轻的同治皇帝就因淫欲过度染上了性病,最后英年早逝。所以慈禧太后只好选择了自己亲妹妹的儿子安新觉罗·载湉,继承了皇位,就是后来的光绪皇帝。

可是没过多久,光绪皇帝就因与慈禧太后的执政方针背道而驰,被慈禧太后打压,最后还落得个被囚禁在瀛台的下场。你想啊,慈禧太后连亲儿子都要管控,更何况自己的外甥啦!光绪三十四年,被囚禁的光绪帝因积劳成疾,突然驾崩,享年三十七岁。光绪时代也宣告结束。


光绪死后,慈禧太后又选定了摄政王载沣的儿子爱新觉罗·溥仪继位。溥仪是道光皇帝的曾孙,论起来也是咸丰帝的孙子,(溥仪管咸丰帝叫四爷爷),由此可见,慈禧太后就是溥仪的四奶奶。

总而言之,这都是"被窝里打拳没有外手",说到底全是自己家里人。因为同治皇帝没有子嗣,光绪皇帝也没有留下子嗣,所以慈禧太后只能在皇室宗亲中选择继承人。当然了,慈禧太后这一贯作风,无疑不是在为自己继承掌控大清实权着想。因为咸丰帝之后的这几位皇帝,说到底都是慈禧控制下的傀儡皇帝,只要慈禧不死,完全就可以继承垂帘听政。到时候大清江山还是自己的。

可惜慈禧太后就在光绪皇帝驾崩第二天,她做梦也没想到,自己也咽气啦!这就是命啊!证明了大清江山的气数已尽,慈禧太后一生享尽了荣华富贵,最终走到了生命的尽头。

发表评论:

网站分类
友情链接